近年来,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数量逐步上升,大多数ESRD患者需要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少数患者需要接受腹膜透析(PD)或肾移植。全球约有200万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血管通路主要包括中心静脉导管(CVC)、动静脉移植物(AVG)和动静脉内瘘(AVF),目前的国家肾脏基金会指南推荐AVF作为血液透析的首选血管通路。终末期肾病患者顺
利进行血液透析的关键在于拥有稳定通畅的自体动静脉内(AVF)。
一、动静脉内瘘是什么?
将患者的一根动脉和一支静脉进行端-侧吻合或端-端吻合,使表浅静脉充盈,扩张,所谓静脉动脉化,通过穿刺动脉化的静脉远端(实际是动脉血)把血引出体外,然后从动脉化的静脉近端把血回输体内,称之为动静脉内瘘。是尿毒症患者长期行血液透析最理想的血管通路,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二、动静脉内瘘的分类及手术方式
内瘘分为自体血管内瘘和移植血管内瘘,常用动静脉内瘘手术吻合口方式:1.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术2.尺动静脉吻合术3.上臂肱动脉-头静脉吻合术。
三、动静脉内瘘适用于哪些病人?
1、慢性肾衰终末期(尿毒症期),需要长期行血液透析治疗以维持生命的患者,要做动静脉内瘘。
2、具备以下几种情况需做动静脉内瘘。①肾小球滤过率(GRF)<15ml>707umol/L;③BUN>28.4mmol/L;④出现明显的尿毒症症状,表现贫血、气促、 抽搐、昏迷等全身各系统症状。
3、理想的动静脉内瘘是:①不影响正常生活;②不影响美观;③血流量足够(200~300ml/min);④易于穿刺;⑤并发症少(如血栓形成、感染等);⑥使用寿命长。
四、动静脉内瘘的围术期护理
1、术前护理:①保护手臂血管,预防抓伤皮肤;②有必要时指导患者行手臂血管锻炼;③常规皮肤准备;④术前心理护理:说明造瘘的目的、意义以及手术对治疗的帮助等。
2、术后护理:①术侧手臂应适当抬高,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②注意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瘘口周围有无血肿及瘀斑。③每天至少4次检查内瘘口是否通畅,三餐前及睡前(方法:将手掌放在静脉侧血管上)如触及震颤、听诊能听到血管杂音就表示瘘管通畅,否则应怀疑有血栓形成,应立刻与医生联系并及时处理。血管杂音和震颤是内瘘通畅的标志,术后检查方法:触诊和听诊可触及震颤,听诊可听见沙沙血管杂音。
3、功能锻炼 在术后一周且无伤口感染、无渗血、愈合良好的情况下,每天用术侧捏握皮球或橡皮圈数次,每次三到五分钟。术后两周内手术侧上肢禁止缠止血带。术后两周可以手做握拳或握球锻炼,每次一到二分钟,每天可重复十至二十次。
五、内瘘的日常保养
1、指导病人自我监测内瘘震颤搏动及听诊血管杂音,抬高肢体,并保暖。
2、监测血压,降压药服用应适当,以保证血供。
3、适当用温热水热敷穿刺部位,局部涂擦喜辽妥药膏,有利于血管恢复。
4、保护瘘侧肢体,避免受压和负重。内瘘处禁止测血压、输液、动静脉穿刺。不要穿袖口过紧的衣服,也不要佩戴其他装饰品。
5、透析前彻底清洁手臂,透析后24 h内不接触水,定期清洁穿刺部位。
6、血液透析治疗结束24h后,将内瘘侧肢体清洗干净,用45~50℃的热毛巾湿敷20~30min用喜疗妥软膏或芦荟均匀涂擦动静脉内瘘及周围皮肤,并顺时针轻轻按摩5min,每日2次,持续3~5d。
7、指导病人做“健瘘操”,即每日反复做握拳动作或前臂与上臂呈60°,上下摆动,手捏橡皮圈或握力球.
8、讲解透析间期水分摄入控制对维护内瘘功能的意义,告知病人透析期间体重增加不能>干体重的4%~5%。
9、进行适量的运动、做好动静脉内瘘维护、心理状态调整等,鼓励病人融入社会,保持情绪稳定。(夏登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