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稻子,春夏捉虾。近年来,柘皋镇以区位和资源优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探索发展稻虾共养,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日前,柘皋镇获评合肥市十大稻虾产业集群乡镇。
9月30日,在位于柘皋镇双泉村的巢湖市瑞盛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稻虾养殖产业基地,一望无际的金色稻田映入眼帘,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我们双泉水土好,今年水稻长势不错,销路我都联系好了,就等着收稻子!”54岁的陶国满欣喜地告诉我们。前不久,他的瑞盛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获评合肥市稻虾示范基地。
陶国满2018年返乡创业,利用双泉村自然环境优势,按照每亩500元价格承包扭转当地土地,经营240亩稻虾田,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护好一塘水,养好一塘虾。水质好才能种出好稻子,养出好虾子。我们安装了水质检测装置,随时监测水质,保证稻和虾的生长环境。”陶国满指着安装的智慧渔业水产联网设备告诉我们,这些新型物联网养殖模式得益于镇里定期举行的农业技术培训会,帮助他们看得更远,了解更多农技知识。据陶国满介绍,稻虾共养模式养出来的虾子个头大、肉质厚,水稻也长得好,稻虾养殖前景客观,今年收益不错,销售稻虾米20多万斤,15元一斤的虾子,最多的一天利润8800元。目前已线下销售为主,下一步,他们正在和京东商谈,拓宽销路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
而在距离双泉村四公里、巢北最大的家庭农场双马丰源家庭农场,农民们正在熟练地将稻杆成捆扎好,整齐地摆放在田间,这些稻杆明年捆扎秧把,实行人工插秧,生产优质稻虾米,保护实现绿色发展。
双马丰源家庭农场1250亩,其中稻虾田750多亩,农场的负责人马耀青、马跃峰兄弟俩2019年回到柘皋镇走上了稻虾综合养殖的“致富路”,凭着吃苦耐劳的韧劲儿,今年稻虾稻虾纯利润就有60万。他们雇佣当地村民在农场务工,其中脱贫户6名,根据工作分工,收入在1万到3万不等。正在“打秧草”的脱贫户唐宗海告诉我们,在这里干活离家近,秋天收稻子、春夏逮虾子,都是自己能干的活儿,一年能有3万的收入。稻虾养殖,稻田里养虾,虾吃昆虫,粪便还田又肥了田地,全程不施化肥、不打农药,这边的生态也变好了,引来一大群白鹭,马耀青指着远处大一大片结聚嬉戏的白鹭说到。
在接引庵村的巢湖市鸿鹏家庭农场,作为安徽省稻渔综合种养标准化示范区,农场负责人范家所向我们信心满满地介绍了他的绿色种植基地,“绿色生态、品质优良、口感好,我们的米不愁销路,订单服务,还有不少城里人特意来买。”
573亩的绿色种植基地里每隔一段就安装了一个白色诱捕器,有机肥替代无机肥,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坚持绿色种植的理念,提升粮食品质,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这里种植的是高品质的一级米,由种业公司提供优质品种,种植户绿色种植,光明槐祥订单收购。前不久,在这里还举行了高端优质香稻珠两优570现场观摩会,为种子企业和种植户搭建双向选择平台,珠两优570为长江中下游中稻迟熟组国审品种,熟期好、产量高、抗性强、米质优。
据柘皋镇为民服务中心主任陈贵生介绍,像唐国满、马耀青兄弟这样在外打拼又回到村里创业的青年人还有很多,乡村振兴需要这些人才,好政策也吸引人才留下来。目前,全镇稻虾种养1.3万亩,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个、健康水产养殖示范场基地2个,稻虾米注册商标6个,同时,柘皋拥有省级龙头企业——巢湖市大鑫食品,从事小龙虾等系列水产品养殖、收购、加工出口,金喜猫食品厂主营农产品加工,如炒米、各类锅巴、黑芝麻等,为全镇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与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条件,能带动就业和增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据悉,柘皋镇坚持“生态+创新+农业+科技”理念,发展特色生态综合种养产业,在资金方面,通过镇农业部门、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牵头,提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协调农商行、农行、邮储银行等提供资金支持;在技术方面,与上级农业部门进行沟通协调,与省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所合作,通过集中授课、现场教学、跟踪服务,连续五年组织农技专家进课堂、进田间地头为脱贫户和种养殖大户提供技术培训,培训种养大户达500人次,提高村民就业创业能力;在生产销售环节,提供苗种和技术,通过网络平台、政府平台牵线搭桥,每年在夏至节、各类特色农产品展销会上积极推荐本地稻虾米,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工作。始终坚持为群众办实事,从资金、培训、销售等环节做好沟通协调、服务保障和引导推广工作,为乡村振兴聚力续航。(柘皋镇 吕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