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巢湖
【合肥日报】巢湖市:潜心筑就优质优良宜居宜业生态高地
时间:2021-09-22来源:点击:

近年来,依湖而居的巢湖市保持定力、增强动力、汇聚合力,大力实施工业立市、生态兴市、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城乡融合“五大战略”,奋力冲刺“全国县域百强”目标,一幅优质优良宜居宜业生态高地“长卷”在巢湖之滨徐徐铺展。

细作产业“工笔画”

巢湖市全力绘就定位精准、支柱有力、多元支撑的大产业发展“工笔画”。

走进巢湖云海镁业,镁合金车间内,机械手有序操作;仓库里,工人开着叉车搬运镁锭。近年来,巢湖云海镁业依托“富矿”精耕细作,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目前,该公司年产10万吨镁合金产能位居全国首位。

今年4月30日,欧菲光光学光电(合肥)产业基地生产线点亮投产。项目总投资超100亿元,仅用7个月就实现了点亮投产。

眼下浮槎山下尖山湖畔,秋色宜人。作为巢湖市最大的田园综合体尖山湖逸趣园,已经成为周边城市游客寻找乡愁的网红打卡地。再过不久,这里的河畔民俗坊也将开门迎客。目前,尖山湖逸趣园正在申报国家级3A景区。

放眼巢湖大地,不管是点“石”成“金”,开启“镁”好未来的巢湖云海镁业,还是巢湖史上首个百亿工业项目欧菲光光学光电产业园项目,或是“美景”孕育“钱景”的田园综合体,巢湖产业版图上处处朝气蓬勃。

“十三五”以来,巢湖市大力实施“工业立市”战略,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层次持续提升、动力活力更加充沛。至2020年年底,巢湖市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合肥四县一市前列。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分别较“十二五”末增长两倍以上。三次产业结构由11.7∶52.7∶35.6转变为9.6∶36.8∶53.6。巢湖市产业格局“势能”正在加速转换为经济发展“新动能”。

铺展生态“写意画”

“巢湖啊好哎依耶好呀好风光,好呀好风光……”一首巢湖民歌《巢湖好》唱出了巢湖岸边如画美景。

驻足月亮湾湿地,一望无际的清澈湖水,芦苇婆娑的生态美景,此起彼伏的波涛声,让人有一种看湖犹如看海的感觉。

走进巢湖市西北郊的双桥河,水清岸绿的美丽景象让人眼前一亮。作为巢湖入湖河流之一,通过截污、清淤和修建生态护坡等“对症治疗”后,双桥河河水变清了、河岸变美了,昔日的“龙须沟”变身“景观河”,成为市民早晚散步、休闲、观景、娱乐的好去处。

波光粼粼的巢湖湖岸、四季皆景的沿湖湿地、绿叶茂密的山地丛林、“开门见绿推窗见景”的城区风貌,处处彰显着生态魅力。

“十三五”以来,巢湖市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守护好这个最普惠的“绿色不动产”。该市围绕“大保护、大治理、大修复”三项任务,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十三五”期间,巢湖市完成环巢湖综合治理工程项目31个,累计完成6.5平方公里矿山生态治理修复;PM2.5、PM10均值浓度连续五年“双下降”,空气质量优良率较“十二五”末上升8.8个百分点;境内主要入湖河流水质稳定达标。巢湖半岛国家湿地公园以及槐林、柘皋河省级湿地公园试点建设顺利通过验收,获评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宜居生态示范城市。

寻味乡村“田园诗”

“长卷”中,还有一个个秀外慧中的美丽乡村,错落有致地散落在希望的田野上,正以新姿态展现着别样美。

汪桥村就是其中一个。按照“空间优化形态美、功能配套村容美、兴业民富生活美、生态优良环境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总体要求,汪桥村完成蝶变。如今,汪桥村有山有水有人气,慢步道、景观桥、口袋公园、文化广场布局合理,还有集乡村旅游、民宿、农家乐、观光采摘、休闲垂钓为一体的生态农庄,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9月14日,温大妈农家大锅饭又“开饭”了。几位来自巢湖的游客品尝着地道的农家饭菜,享受着农家大院的乡土气息。“房前屋后的垃圾不见了,路灯亮了,河水清了,住在村里特别舒心。”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温宗英笑容满面,“村里的环境好了,来的客人就多了,收入也越来越高。”

不仅有“依山亲水·大美汪桥”,还有“水乡风情·柔美陈泗湾”、“九龙攒珠”洪家疃、“画里乡村”南湖方……一个个秀外慧中的美丽乡村让游客流连忘返。

巢湖市的美丽乡村各美其美,并不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巢湖市突出“一村一韵”、“一村一景”,因地制宜做好“依山傍水、迎山亲水、显山露水”文章,打造一个个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

“十三五”期间,巢湖市坚持内外兼修,下足“绣花功夫”,高标准规划建设美丽乡村中心村115个,1562个自然村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巢湖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获国务院激励表彰。

“秀外”不忘“慧中”。目前该市已经建成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83个,打造“红色教育实践点”“便民阅读点”“非遗传承实践点”等1000多个特色实践点。全市县级及以上文明镇村已有108个。

(本报记者 方娟)

Copyright©2010-2020 www.chxc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共巢湖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皖ICP备07006050号-2

皖公网安备 34018102340269号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建议将电脑显示屏分辨率调为1024*768

投诉电话:0551-82310907 投诉E-mail:chsxcw@126.com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看巢湖
媒体看巢湖
【合肥日报】巢湖市:潜心筑就优质优良宜居宜业生态高地
时间:2021-09-22 16:22:25来源:点击:281

近年来,依湖而居的巢湖市保持定力、增强动力、汇聚合力,大力实施工业立市、生态兴市、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城乡融合“五大战略”,奋力冲刺“全国县域百强”目标,一幅优质优良宜居宜业生态高地“长卷”在巢湖之滨徐徐铺展。

细作产业“工笔画”

巢湖市全力绘就定位精准、支柱有力、多元支撑的大产业发展“工笔画”。

走进巢湖云海镁业,镁合金车间内,机械手有序操作;仓库里,工人开着叉车搬运镁锭。近年来,巢湖云海镁业依托“富矿”精耕细作,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目前,该公司年产10万吨镁合金产能位居全国首位。

今年4月30日,欧菲光光学光电(合肥)产业基地生产线点亮投产。项目总投资超100亿元,仅用7个月就实现了点亮投产。

眼下浮槎山下尖山湖畔,秋色宜人。作为巢湖市最大的田园综合体尖山湖逸趣园,已经成为周边城市游客寻找乡愁的网红打卡地。再过不久,这里的河畔民俗坊也将开门迎客。目前,尖山湖逸趣园正在申报国家级3A景区。

放眼巢湖大地,不管是点“石”成“金”,开启“镁”好未来的巢湖云海镁业,还是巢湖史上首个百亿工业项目欧菲光光学光电产业园项目,或是“美景”孕育“钱景”的田园综合体,巢湖产业版图上处处朝气蓬勃。

“十三五”以来,巢湖市大力实施“工业立市”战略,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层次持续提升、动力活力更加充沛。至2020年年底,巢湖市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合肥四县一市前列。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分别较“十二五”末增长两倍以上。三次产业结构由11.7∶52.7∶35.6转变为9.6∶36.8∶53.6。巢湖市产业格局“势能”正在加速转换为经济发展“新动能”。

铺展生态“写意画”

“巢湖啊好哎依耶好呀好风光,好呀好风光……”一首巢湖民歌《巢湖好》唱出了巢湖岸边如画美景。

驻足月亮湾湿地,一望无际的清澈湖水,芦苇婆娑的生态美景,此起彼伏的波涛声,让人有一种看湖犹如看海的感觉。

走进巢湖市西北郊的双桥河,水清岸绿的美丽景象让人眼前一亮。作为巢湖入湖河流之一,通过截污、清淤和修建生态护坡等“对症治疗”后,双桥河河水变清了、河岸变美了,昔日的“龙须沟”变身“景观河”,成为市民早晚散步、休闲、观景、娱乐的好去处。

波光粼粼的巢湖湖岸、四季皆景的沿湖湿地、绿叶茂密的山地丛林、“开门见绿推窗见景”的城区风貌,处处彰显着生态魅力。

“十三五”以来,巢湖市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守护好这个最普惠的“绿色不动产”。该市围绕“大保护、大治理、大修复”三项任务,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十三五”期间,巢湖市完成环巢湖综合治理工程项目31个,累计完成6.5平方公里矿山生态治理修复;PM2.5、PM10均值浓度连续五年“双下降”,空气质量优良率较“十二五”末上升8.8个百分点;境内主要入湖河流水质稳定达标。巢湖半岛国家湿地公园以及槐林、柘皋河省级湿地公园试点建设顺利通过验收,获评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宜居生态示范城市。

寻味乡村“田园诗”

“长卷”中,还有一个个秀外慧中的美丽乡村,错落有致地散落在希望的田野上,正以新姿态展现着别样美。

汪桥村就是其中一个。按照“空间优化形态美、功能配套村容美、兴业民富生活美、生态优良环境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总体要求,汪桥村完成蝶变。如今,汪桥村有山有水有人气,慢步道、景观桥、口袋公园、文化广场布局合理,还有集乡村旅游、民宿、农家乐、观光采摘、休闲垂钓为一体的生态农庄,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9月14日,温大妈农家大锅饭又“开饭”了。几位来自巢湖的游客品尝着地道的农家饭菜,享受着农家大院的乡土气息。“房前屋后的垃圾不见了,路灯亮了,河水清了,住在村里特别舒心。”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温宗英笑容满面,“村里的环境好了,来的客人就多了,收入也越来越高。”

不仅有“依山亲水·大美汪桥”,还有“水乡风情·柔美陈泗湾”、“九龙攒珠”洪家疃、“画里乡村”南湖方……一个个秀外慧中的美丽乡村让游客流连忘返。

巢湖市的美丽乡村各美其美,并不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巢湖市突出“一村一韵”、“一村一景”,因地制宜做好“依山傍水、迎山亲水、显山露水”文章,打造一个个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

“十三五”期间,巢湖市坚持内外兼修,下足“绣花功夫”,高标准规划建设美丽乡村中心村115个,1562个自然村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巢湖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获国务院激励表彰。

“秀外”不忘“慧中”。目前该市已经建成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83个,打造“红色教育实践点”“便民阅读点”“非遗传承实践点”等1000多个特色实践点。全市县级及以上文明镇村已有108个。

(本报记者 方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