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柘皋镇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主题,以绿化、美化和生态安全为切入点,以“村庄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为主要建设内容,把植树造林与农村基础建设、环境改造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通过有效发挥个人、大户、企业、组织的作用,各尽其用、各显其能,为道路和村庄绿化省资金、添收益,实现多方共赢目标。
一是握好政府“指挥棒”。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引导群众参与植树绿化,变“独奏曲”为“交响乐”。通过宣传动员,各村居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参与植树绿化的积极性、创造性大大提升。群众通过捐款、出工等方式,成为植树绿化的生力军。如,峏山矮岗村村民捐款5万余元,五星范王村村民捐款1万余元并出工出力。同时,政府强化指导保障、村居抓好落实监督,确保树木品种、规格的统一。如,大树刘柯尹村、汪桥小熊村,由行政村统一购置树苗,村民出工栽植、管护,村民和行政村各承担一半的购苗费用。
二是下好承包“先手棋”。政府主导的植树绿化普遍存在“有人栽、无人管”的现象,严重影响苗木的成活率。针对上述问题,柘皋镇在植树绿化中坚持不栽“无主树”“无主林”,按照“谁造林、谁管理、谁拥有”的原则,以及“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到户”的办法,做到数量明白、产权清晰、责任明确。通过明确产权后,充分调动栽种主体的管护积极性,合理制定管护办法,主动落实管护责任,落实好“三分种、七分管”,有效提高了苗木成活率。
三是打好政策“组合拳”。实行“政府补贴、社会资助、村民自筹”的投入机制,探索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绿化机制。用好有关奖补政策,及时出台镇本级配套方案,调动村民大户、专业公司等参与积极性,在实现生态效益的同时,确保经济效益,增强参与主体的信心。如,在2019年的乡村道路绿化中,按常规的做法,绿化成本为7万元/公里左右。柘皋镇通过承包方式,引入种植大户参与,苗木验收合格,按照合肥市3.3万元/公里和镇财政5000元/公里的标准对其进行奖补,政府支出减为3.8万元/公里左右,降幅明显。
在近几年的造林绿化工作中,柘皋镇坚持因地制宜,围绕“四边四旁四创”科学栽种、精心管护,高效整合资源,成效收益显著。柘皋镇围绕优化调查设计、细化承包权责、强化监督指导等方面,合理配置“乔灌花草”,苗木成活率高达90%以上,两年来共绿化道路36条43.24公里,绿化自然村18个,合计绿化面积约达432亩。下一步,柘皋镇将继续坚持多方合作的造林绿化模式,结合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创新打造亮点绿色景观,完善常态长效管养机制,建设山清水秀美丽柘皋。(柘皋镇 郁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