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动态
部门动态
巢湖市民政局“四聚焦” 推深做实 “我为群众办实事”
时间:2021-07-26来源:点击: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巢湖市民政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始终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学做结合,激发实践活力,坚持问题导向,立足群众需求,高位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地落实,切实增强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聚焦“特殊群体”,不断增强兜底服务保障能力。持续发挥社会救助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兜底保障作用。上半年,及时足额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供养金8860万元,惠及困难群众2.8万余人;实施困难群众临时救助307人次,发放资金83.13万元;发放“两项补贴”734.128万元,惠及残疾人20740人;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同时整合“老、小、困”服务资金130万元,引进专业社工加强指导评估,通过开展公益创投项目链接7家本土社会组织,在18个镇(街)开展“巢温暖•互帮扶、助力乡村振兴”社会救助品牌创建。上半年已开展社救综合服务153次,链接社会资源1.02万元,宣传报道34次。打造出“医路相伴”、“益心慰老、乐享银龄”、“育苗小课堂”等一批“为民爱民”服务品牌。初步实现“一镇(街)一品”全覆盖。

聚焦“惠民利民”,不断夯实殡葬服务设施基础。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殡葬服务需求,加快市级殡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主要包括新建殡仪馆、公益性安息堂、城市公益性公墓等,总投资约1.2亿元。项目建成后可提供守灵、遗体告别、火化、安葬一体化的殡葬服务。目前,市级公益性安息堂已投入使用,已安装格位3万个,安葬骨灰1500盒。同时为鼓励乡镇加大公益性安息堂建设力度,以市政府文件印发了《巢湖市加快推进乡镇公益性安息堂建设指导意见》,按照安息堂土建工程结算资金的60%-70%给予乡镇奖补。据统计,巢湖市现有乡镇公益性安息堂6处、格位约3万个,目前正在建设公益性安息堂1处、格位约0.3万个。

聚焦“群众关切”,不断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扎实推进助餐工程建设,确保年底前建成中央厨房1个,每个街道建成1个社区老年食堂(助餐点),建成1-2个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推动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联合财政、残联等部门印发《巢湖市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行动计划(2021-2023 年)》,召开全市适老化改造现场会,通过实地查看和充分调研,确定了5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今年实施适老化改造,明确施工和验收单位,力争年底前完成改造任务。同时,上半年安排162.876万元,向城区街道符合条件的老人发放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劵,开展服务4.05万人次。向全市29921名高龄老人,发放高龄津贴1024.8万元。

聚焦“减政放权”,不断助推民政事业提质增效。本着能办则办、能快则快、能简则简的服务原则,全面实施残疾人两项补贴“跨省通办”,有效解决了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受地域限制问题。婚姻登记实现“全城通办”,只要男女双方或一方是合肥市户籍的居民,就可以在我市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离婚登记等婚姻业务。目前,跨区域办理结婚登记2对,离婚申请2对。社会组织年检实现全程网上办理,对社会组织提交的年检信息“即报即办”,并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补正的全部内容。目前,共办结269家社会组织年检工作。大力推进社会救助领域改革创新,深化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审批权下放工作,由乡镇(街道)直接审批,进一步优化了救助流程,压缩了救助时限,提升了救助精准度。全面建立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截止6月底,共拨付备用金12.96万元,救助108人次。

下一步,巢湖市民政局将继续把学党史与解决民政服务对象实际问题相结合,厚植为民情怀,增进百姓福祉,聚焦民政主责主业,用心用情办实事、解难事,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成“我为群众办实事”成果。(胡健楠)

Copyright©2010-2020 www.chxc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共巢湖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皖ICP备07006050号-2

皖公网安备 34018102340269号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建议将电脑显示屏分辨率调为1024*768

投诉电话:0551-82310907 投诉E-mail:chsxcw@126.com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动态
部门动态
巢湖市民政局“四聚焦” 推深做实 “我为群众办实事”
时间:2021-07-26 08:26:36来源:点击:149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巢湖市民政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始终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学做结合,激发实践活力,坚持问题导向,立足群众需求,高位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地落实,切实增强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聚焦“特殊群体”,不断增强兜底服务保障能力。持续发挥社会救助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兜底保障作用。上半年,及时足额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供养金8860万元,惠及困难群众2.8万余人;实施困难群众临时救助307人次,发放资金83.13万元;发放“两项补贴”734.128万元,惠及残疾人20740人;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同时整合“老、小、困”服务资金130万元,引进专业社工加强指导评估,通过开展公益创投项目链接7家本土社会组织,在18个镇(街)开展“巢温暖•互帮扶、助力乡村振兴”社会救助品牌创建。上半年已开展社救综合服务153次,链接社会资源1.02万元,宣传报道34次。打造出“医路相伴”、“益心慰老、乐享银龄”、“育苗小课堂”等一批“为民爱民”服务品牌。初步实现“一镇(街)一品”全覆盖。

聚焦“惠民利民”,不断夯实殡葬服务设施基础。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殡葬服务需求,加快市级殡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主要包括新建殡仪馆、公益性安息堂、城市公益性公墓等,总投资约1.2亿元。项目建成后可提供守灵、遗体告别、火化、安葬一体化的殡葬服务。目前,市级公益性安息堂已投入使用,已安装格位3万个,安葬骨灰1500盒。同时为鼓励乡镇加大公益性安息堂建设力度,以市政府文件印发了《巢湖市加快推进乡镇公益性安息堂建设指导意见》,按照安息堂土建工程结算资金的60%-70%给予乡镇奖补。据统计,巢湖市现有乡镇公益性安息堂6处、格位约3万个,目前正在建设公益性安息堂1处、格位约0.3万个。

聚焦“群众关切”,不断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扎实推进助餐工程建设,确保年底前建成中央厨房1个,每个街道建成1个社区老年食堂(助餐点),建成1-2个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推动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联合财政、残联等部门印发《巢湖市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行动计划(2021-2023 年)》,召开全市适老化改造现场会,通过实地查看和充分调研,确定了5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今年实施适老化改造,明确施工和验收单位,力争年底前完成改造任务。同时,上半年安排162.876万元,向城区街道符合条件的老人发放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劵,开展服务4.05万人次。向全市29921名高龄老人,发放高龄津贴1024.8万元。

聚焦“减政放权”,不断助推民政事业提质增效。本着能办则办、能快则快、能简则简的服务原则,全面实施残疾人两项补贴“跨省通办”,有效解决了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受地域限制问题。婚姻登记实现“全城通办”,只要男女双方或一方是合肥市户籍的居民,就可以在我市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离婚登记等婚姻业务。目前,跨区域办理结婚登记2对,离婚申请2对。社会组织年检实现全程网上办理,对社会组织提交的年检信息“即报即办”,并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补正的全部内容。目前,共办结269家社会组织年检工作。大力推进社会救助领域改革创新,深化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审批权下放工作,由乡镇(街道)直接审批,进一步优化了救助流程,压缩了救助时限,提升了救助精准度。全面建立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截止6月底,共拨付备用金12.96万元,救助108人次。

下一步,巢湖市民政局将继续把学党史与解决民政服务对象实际问题相结合,厚植为民情怀,增进百姓福祉,聚焦民政主责主业,用心用情办实事、解难事,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成“我为群众办实事”成果。(胡健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