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新来的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我叫宋凯林,也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这是苏湾镇包坊村第八批驻村工作队到岗后的第一次自我介绍,也是包坊村乡村振兴大讲堂开讲的第一次活动。
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奋力抒写乡村振兴新篇章,“他们”又来了。苏湾镇包坊村作为安徽省巢湖市16个已出列村之一,村两委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抓住产业发展主线不放松,利用优势资源发展好村集体经济,2020年底村集体经济超50万元,迈入经济强村队伍,为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
6月16日下午,第八批选派帮扶干部全部到村,迅速转换角色,融入乡村振兴大平台,按照三步走的计划投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进程中去。
做好调研,把村情民情“搞明白”,梳理工作思路。自到村以来,工作队广泛深入开展调研,到村到户,掌握村情民情,为乡村振兴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一是调研村干部群体,了解本村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的比较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向其中事业心强、懂经营、会管理、具有开拓精神和不怕苦的干部取经,共同拓宽思路。二是调研党员群体,利用“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制度,与广大党员同志一起畅谈如何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在一起为强村富民共同奋斗。三是调研有意愿创业及发展的村民群体,希望他们把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带回来,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乡村繁荣。根据调研情况,工作队共同梳理工作思路,形成调研报告3篇。
做好宣传,把方针政策“讲清楚”,展示工作成果。根据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要求,工作队把“扶贫大讲堂”适时调整为“乡村振兴大讲堂”,通过每月一次集中宣讲的方式,对照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把党的方针政策讲清楚,把乡村发展成果讲出去,让乡村振兴资金使用透明化,增强村两委的公信力,增强老百姓信任度,提高工作推动力,2021年包坊村扶贫大讲堂累计召开6期,贫困群众参与次数达到341人次。
做好交流,把驻村力量“凝起来”,增强责任担当。能够有幸成为第八批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工作,是组织对工作队每个成员的高度信任,同时也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工作队根据《安徽省选派干部管理办法》,制定包坊村驻村工作队管理制度,每周召开一次驻村工作队例会和一次集中学习,互相讨论交流。学习农村工作方法,积累农村工作经验;严格落实“五天四夜”驻村、请销假和重大事项报告等工作制度;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一线工作法”工作机制,增强责任担当,安下心来,尽快融入新集体、适应新角色、开展新工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包坊村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下,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也鞭策驻村工作队继续努力,把产业发展起来,推动包坊村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农村改革、乡村建设行动等重大任务落地见效,促进包坊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宋凯林、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