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端午节,传承着民族文化,更积蕴着深沉而持久的民族精神,是“家与国”链接的情感纽带。巢湖地处“吴头楚尾”,为南北文化交汇之地,自古就有过端午的传统,节庆习俗多积淀在“五上”:插在门上,穿在身上,盼在天上,吃在嘴上,乐在舟上。随着时代变迁,巢湖流域的端午习俗不断变化,传统文化焕发时代魅力。但无论怎么创新,变的是节庆仪式,不变的是已经根植于民族血脉的端午情怀,历久而弥新、长盛而不衰。
探源·巢湖流域的“楚基因”
爱国精神涵养端午文化
端午节的起源有很多,家喻户晓的是为纪念楚国士大夫屈原。巢湖流域如此重视端午节,与其自有的“楚基因”有很大的关系。
20世纪末,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距今30万年的“和县猿人”、20万年前的“银屏智人”“中国最早的城市”凌家滩文化遗址,以及对人文第一始祖“有巢氏”生籍地望的探源,揭示了巢湖是华夏文明起源之一的可能。种种考古迹象表明,远古时期的“有巢氏”氏族先民们,最早开发了巢湖流域的渔牧农商等诸业,获得了迅速繁衍与兴旺壮大的先机,在夏王朝之前就形成了自己的氏族方国——有巢国。
随着氏族兴旺壮大,有巢国的地势也不断蔓延,逐渐将今天的合肥全市,六安市城区和舒城、霍山等县,淮南寿县、铜陵枞阳、安庆桐城,滁州市区及全椒、来安县等,方圆几千里的原野、水泽、山林都据为领地,疆域广袤。直至周代,周武王姬发发现巢国地大势强,将其分为巢伯国、庐子国,庐子国就是后来的庐州城,巢伯国仍都于今天的巢湖市。
史入春秋,巢伯国成为重要的方国之一,因地处扼要、富裕饶阔,成为楚、吴两国的争夺目标,先是归服于楚国后为吴国所灭,直至战国时期又被纳入楚地范围。上世纪末,巢湖市老火车站前北山头发掘出两座古墓,出土的玉器大多具有浓厚的楚式遗风,还发现了“车舆”“东宫”等与皇族相关的铭文,种种迹象表明这里曾属于楚文化的影响范围,拥有鼎盛的辉煌。
说到巢湖地域的“楚基因”渊源,就不得不提被项羽尊为“亚父”、一手导演了“鸿门宴”的范增,他就是巢湖市东郊旗鼓山人。当年,少年范增曾师从屈原族弟屈斗,后被楚王封为左司马,领吴越诸军西进抗秦。楚国被灭,范增胸怀复楚大业归隐故里,厉兵秣马。今天的巢湖市旗鼓村,据说就是范增当年依山而建的营寨,村里老人还见过那些梯形排列的青石房子,非常气派。可惜,营寨后来在战火中被毁,仅留下一些古代的青砖,和一口取名“亚父井”的古井。
公元前208年,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范增出居巢辅佐项羽,定下破釜沉舟之计,大破秦军主力于巨鹿,杀苏角、虏王离、降章邯,立下了赫赫战功。善用奇计的范增,还一手导演了“鸿门宴”,奈何项羽优柔寡断,非但刺杀刘邦未谋,反被刘邦使离间计,致使项羽猜忌削弱兵权,最终愤而辞官归居故里,不想在途中突发疾病身亡,徒留下满腹遗憾。
范增死后,项羽失去了战争谋略的智囊,连连兵败。在垓下大战中,项羽率部被汉军十面埋伏,又因“四面楚歌”而士气崩溃,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于乌江边。巢湖流域的和县有座霸王祠,就建在距离乌江镇东南处的凤凰山上,据说项羽当年就是自刎于此,为四年楚汉之争画上了句号。岁月流淌,如今,霸王祠的悠扬钟声还在声声诉说着“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的悲壮故事。
屈原也好,范增也罢,他们都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对楚国忠贞不渝。其实,春秋战国时期,像这样的爱国情怀并不普遍,那时的人们对诸侯国认同并不高,最高认同是华夏文化,屈原、范增的拳拳之心更难能可贵。属于楚国的历史已经结束,但传承不息的精神和文化,却深深影响着巢湖流域的人们,他们爱戴忧国忧民、成仁取义的屈原,每逢端午节都会以各种仪式隆重纪念他。
插艾菖蒲、赛龙舟、吟诵诗歌……巢湖流域世世代代相传的端午文化,是人民对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好缅怀,同时也涵养着对民族精神品格的追求。
忠烈故事背后的端午情怀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还流传着“纪念伍子胥之说”。
春秋时期,楚国人伍子胥因父兄被杀,转而去吴国投奔吴王阖闾,帮助吴国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倾尽心力。然而,吴王夫差继位,自矜功伐、听信谗言,将伍子胥赐死,并投入滚滚江涛。那一天恰是五月初五,古时在吴国影响范围内的江浙一带,将端午节视作纪念伍子胥之日。而巢湖处于楚吴交界处,被称作“吴头楚尾”,因此,伍子胥与这一地域有着不浅的渊源,巢湖支流裕溪河因他得名,周边百姓多了一项与他有关的端午习俗。
史书记载,楚平王听信谗言,将太师伍奢满门抄斩,只有伍子胥侥幸逃脱。楚平王决心斩草除根,于是在全国万金悬赏,并在城门关卡悬挂伍子胥的画像,日夜盘查所有过往行人。伍子胥只得日宿夜行、四处躲藏,这日在一处名为“濑水”的水域附近,三天三夜颗粒未进的他头晕眼花,无力地瘫倒路边。所幸一名女子经过,将充抵工钱的米饭全给了伍子胥,解了果腹之急。不想,得知伍子胥身份之后,为免惹来官兵追查,女子竟然抱起一块大石头纵身跳入滚滚江流。
见女子如此忠烈,伍子胥非常感动,泪洒濑水。之后,伍子胥继续逃亡,在吴楚交接的昭关被难住了。昭关地处两山对峙之间,形势险要并有重兵把守,过关真是难于上青天。危急之时,伍子胥遇上了东皋公,一位归隐山林的高人。东皋公邀请伍子胥到家里做客,说有办法帮助他混出关去,但是一连七日却毫无动作,伍子胥寝不能寐,辗转寻思、反侧不安,望着窗外的一轮明月,一夜间活生生地愁白了头发。
东皋公有个朋友皇甫,和伍子胥的容貌非常像,再加上“一夜白头”的迷惑 ,两人互换衣服后成功“蒙混过关”。就这样,在东皋公和皇甫的帮助下,伍子胥顺利逃离楚国,投奔吴王阖闾借兵灭楚,终于得报家仇。班师回吴途径濑水,伍子胥对着滔滔江水祭拜女子,并用恩人名字“奚女”将濑水改名为“遇奚”,后人又将遇奚改名为“裕溪”,这就是巢湖支流裕溪河的名字由来。
为感激女子的“一饭之恩”,伍子胥在裕溪河附近建了一座庵堂,将三千金放在供奉的菩萨肚内,以便恩人母亲不时之需取用。并在庵堂外设置茶摊,供往来商客解渴歇脚,伍子胥从茶摊、庵堂各取一字,将此地取名为“茶庵”。三国时期,曹操兵伐东吴途经茶庵,见这一带土肥水美,却因河堤矮窄时有水患,百里芦丛偶有歹徒拦劫客商,便决心治理。
曹操下令挖运漕河、加固增高堤坝,兴建头坝、二坝两座大坝,将境内芦苇滩、沼泽地增开为数十万亩农田,并惩治了危害乡里的恶棍歹徒,改地名茶庵为“长安”。正如地名所寓意,这方土地旱涝保收,长治久安。感念奚女大义带给长安的变化,千百年来每逢清明节、端午节,周边百姓都会自发到裕溪河畔,像敬奉先人一样摆酒祭祀那位忠烈女子。裕溪和长安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传承·乡土风情的节庆文化
安康喜乐的“祈”习俗
买艾叶、采百草、做香囊、包粽子、做绿豆糕……端午节来临,巢湖流域的人们早早就张罗起来,按照祖辈流传下来的习俗准备着。或许是屈原、伍子胥的人生结局,为五月初五增添了几分悲壮的意味,也可能是端午节本是为了祭祀而产生,因此,许多习俗的背后都与禳灾、送瘟、祈福有关,表达了百姓对幸福安康生活的朴素愿望。
端午戴香囊很常见,佩“辟兵符”听说过吗?据《嘉庆合肥县志》记载,滨邻巢湖的合肥一带有端午佩“辟兵符”的习俗,“端午,食角黍,饮菖蒲酒,簪艾虎,佩辟兵符,为竞渡之戏……”不过,“辟兵符”并不是真的佩戴纸符箓一类,而是将赤白黄青黑五种彩色丝线系在手臂之上,以五色象征五方鬼神齐来护佑,趋避凶器恶鬼、预防瘟疫。关于这一习俗,汉代之后的史书常有记载,所系之物、所系之处可能略有出入,但是人们以五色丝线辟邪恶初衷是一样的。
“悬艾草”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旧时,巢湖流域的人们不仅挂艾草,还会抽出一束编成虎形戴在身上,用来攘除毒气。后来,人们嫌太过繁琐,而且会老手艺的越来越少,索性将艾草绑成一束,直接悬挂在门户之上。到了现在,人们搬进了楼房,于是艾草就常被放置在居室的门口,紧靠着墙壁。旧时的合肥,人们常在端午节来临之前,携儿带女去采摘艾草,这也算是一个趣味节庆习俗吧。
巢湖地域还有采“百草”的习俗。说是“百草”,其实不过是白芷、苍术、车前草等,几样价格低廉、容易寻得的草药,同样是用来焚烧驱虫避害的。旧时有谚,“吃过端午粽,才把寒衣送”,是说端午之后开始炎热,蚊虫滋生,易发传染病,燃烧草药可以净化空气,起到驱逐虫害、预防疾病的作用。如今,巢湖地域还可以见到端午烧艾草的,但是烧苍术的就极为少见了,肥西一带偶尔可见。
“挂菖蒲”也是巢湖流域的端午习俗,菖蒲可以提取芳香油有香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旧时的房屋矮小,常常是土坯房和茅草屋,人们将采摘来的菖蒲和艾草捆绑成束,或是一起插在门楣上,或是门楣两端各插一束。挂菖蒲的习俗还有个传说,与八仙之一吕洞宾有关:相传,远古时有一癞头鼋精,常在春秋两季发起洪水,冲垮堤岸,危害百姓。行游四方的吕洞宾恰好看见,心怜百姓遂以菖蒲为剑,与癞头鼋精斗法,几下就将其赶跑了。随后,吕洞宾将菖蒲撒到人们房子下面,来年,这些房子都没有被水怪侵害。吕洞宾行侠仗义的故事传到巢湖流域之后,人们在端午期间纷纷将菖蒲挂在房前屋后,祈求良田屋舍不要被洪水淹没。
食在端午的“吃”文化
中国人过节,爱用吃来表达心情,端午节也不例外。
曾经的巢湖流域,有一项必不可少的传统——端午中午吃“五黄”,烧黄鳝、拌黄瓜、烧黄鱼、咸鸭蛋黄,喝雄黄酒。民间传说,吃了‘五黄’就会五毒不侵,四季平安。过去,人们喝雄黄酒,是将雄黄加入白酒中直接饮用。随着医学常识愈加丰富,大家都知道雄黄含有毒素成分,饮雄黄酒的人越来越少,“端午食五黄”也就变得残缺了。
有人为了弥补,还是会在端午这天准备些许雄黄酒,用手蘸着在小孩头上写“王”字,耳朵后面、前胸、手臂也都各涂抹一点,祈愿保护孩子百病不生。也有人将雄黄“挂”起来,用碎布缝制成菱形香囊,填充白芷、川穹、雄黄等配在胸前。这样的雄黄香囊,曾是巢湖地域具有标志性的端午节饰物,不过现在会做、愿做的人越来越少了。
关于端午节的“吃”,巢湖地域农村还有“端午三友”:艾草,粽子,大蒜头。艾草就不再赘述了,巢湖地域吃粽子有些不同,喜欢甜口拿粽子蘸着白糖吃,还有包粽子时创造性地加入绿豆、香肠、腊肉、咸鸭蛋黄等,产生了属于巢湖的特色粽子口味。“三友”最后一样大蒜头,一般都是选新上市的大蒜头,撂锅里烤熟了吃。另外,小孩的胸口一般都挂着一串大蒜杆子,想吃随手拽,也可以不吃,主要还是起除菌防疫作用。
此外,巢湖地域还有端午吃绿豆糕的习俗,特别是在合肥、巢城一带。绿豆糕的“糕”与“高”谐音,粽子的“粽”与方言中的“中”谐音,端午节吃绿豆糕和粽子寓意“高中”,这是谁都不愿意辜负的祝福。有趣的是,巢湖地域有“早端午,晚中秋”的说法,早上过端午、晚上过中秋,所以绿豆糕和粽子都要清早一起来就吃。
激荡人心的“乐”文化
端午节之乐,当首推龙舟竞渡,也就是划龙舟。因由端午节的两个传说,划龙舟也被赋予不同含义,一为纪念伍子胥,另一说是纪念屈原,人们划龙舟时将粽子投入河中,以护屈原整身。地处“吴头楚尾”的巢湖,两种说法都有关联,倒也周全了。
端午划龙舟,巢湖自古有之。康熙《巢县志》记载:巢旧楚地,故立竞渡庙于东方河浒,匾曰“三闾祠”……至五月朔,迎会中偶神人舟,每舟集少壮数十人,穿号衣,列帜如舟色,击鼓奋楫,踊跃争先。士民竞结棚幔于舟,饰以彩,或双舟连结,下作平盘,上造彩架,舟首多载盆景,挟箫管乐妓,集亲朋宴饮嬉游,从流上下,五日而止。
从上述史载可以看出,过去划龙舟的仗势很大,因此需要一片开阔的水面,当然这对巢湖来说不是问题。承纳浩瀚湖水的裕溪河,是巢湖最早的通江河道,川流宽阔、两岸繁荣,是举办赛龙舟的最佳之选,每次赛事也最为壮观。柘皋河、德胜河也是不错的竞舟河流,南淝河与巢湖的交汇处则是近合肥的最佳水域。此外,巢湖东面的西坝口,西面的三河镇等地,也有适合赛龙舟的水域,至今仍会在端午时节举办赛龙舟活动。
龙舟一般都是参赛队自发筹建,一个村或者是邻近几个村共同置办。“龙”分五色,青、白、乌、黄、红,青为平安之色,只求一年无灾无病;白含勇猛,状如苍山小白龙;乌龙、黄龙祈风调雨顺,红者为火,水火不容。除非上年大水成灾,一般不用红龙。竞龙舟是大事儿,男女老少往往盛装参加,两岸观者如潮、热闹非凡。每当锣鼓声响,龙舟竞发,响彻天际的呼唤声与波涛起伏融为一体,激扬的场面感染着每一个人。
竞龙舟讲究一个“竞”字。一船桨手为28人,穿一色服装、戴一式头巾、划一样长桨,成一字排开,锣响后同时冲出。鼓手击鼓壮威,“扳龙筋”喊着号子,行进中短而促,终点处以长竹竿“挑红”“悬赏”。“红”为五尺大红市布,奖给优胜者当腰带,“赏”有成串粽子、成条香烟,绿豆糕、玉带糕等各色糕点,另有红纸包的赏钱。优胜者在领奖之后,常拉长渔家特有声调唱起巢湖民歌,歌词是“望风采柳”随口自编的,一路凯歌而归。
除了常见的习俗外,登高吟诗也是巢湖地域的端午习俗。屈原是个很有才华的诗人,古往今来不知多少文人墨客为他惋惜、感怀,每逢端午节更会赋诗缅怀。李白一生放荡不羁,但对于屈原非常崇敬,曾赋诗:“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高度赞扬了屈原的文学造诣。闻一多在《人民的诗人——屈原》中写道:“古今没有第二个诗人像屈原那样曾经被人民热爱的。我说‘曾经’,因为今天过着端午节的中国人民,知道屈原这样一个人的实在太少,而知道《离骚》这篇文章的更有限。但这并不妨碍屈原是一个人民的诗人。”
巢湖地域山多景美,文人雅士爱登高赏景、吟诗作赋,浮槎山、龙泉山、巢山、大蜀山等,都是端午登高的好去处。其中,浮槎山因乳泉、奇石和香茶闻名,尤受古今文人的青睐,欧阳修曾撰写《浮槎山水记》:“既又登浮槎,至其山,上有石池,涓涓可爱,盖羽所谓乳泉漫流者也……”大蜀山也常有文人登高远眺,触景生情总要吟咏一番,北宋郭熙曾写下著名诗句:“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现代文人更是为屈原、为巢湖山景赋诗无数。
端午是民族的节日,将其与屈原、伍子胥等人物相联系,给这个节日增添了人文的情思,也增加了一些历史的厚重感。巢湖端午民俗多姿多彩,构成了端午文化的丰富内涵,也体现了巢湖地域的文化气质:多元,包容,更是诠释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王靓 朱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