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要闻
【合肥日报】打造优质优良 宜居宜业 生态高地 全面开启巢湖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时间:2021-01-20来源:点击:


欧菲光光学光电产业基地项目鸟瞰图

美丽乡村汪桥集

巢湖湿地

商合杭高铁柘皋站

宝钢金属巢湖轻量化项目(一期)鸟瞰图


五年光阴,弹指一挥间。五年跨越,巨变谱华章。

特别是“十三五”收官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和疫情汛情的双重冲击,巢湖创新“六个一”机制,坚守“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底线,率先进入低风险地区,精准推动复工复产复学,交出了“两手硬、两战赢”的高分答卷。

成就篇——

2020逆风毅行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打赢“三大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展现“巢湖担当”

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在高质量发展的崭新赛道上,巢湖“高速换挡”,赢得时间先机。

不平凡的2020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围绕“四标一高地”要求,巢湖全力抓“六保”、促“六稳”,经济社会保持健康平稳发展态势。全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45亿元,增长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22亿元,增长0.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4亿元,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0亿元,增长2%。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获国务院通报激励,培育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河湖长制工作获省政府表彰。位列“安徽县域综合竞争力30强榜单”第4位、“2020中国综合投资热力百佳县市”第26位。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巢湖市精心组织“四季攻势”,开展“抗补促”专项行动,在疫情影响“四个清零”基础上,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问题动态清零。投入2.91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34个,完成“四带一自”5453户,兜底保障应保尽保,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户返贫致贫风险全面消除。拨付帮扶资金1500万元,创新完成县域结对帮扶任务。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高质量打好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风险攻坚战是不负人民期望的使命担当。去年,巢湖市实施环巢湖生态保护修复二至六期45个项目,完成投资6亿元。推进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建设,造林绿化7726亩、退化林修复5000亩、森林抚育2.7万亩,“三大湿地公园”建设稳步推进。总投资20.34亿元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开工建设。开展“三大一强”专项行动,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5天,PM2.5浓度降至33微克/立方米;城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4条国控水质断面稳定达标,双桥河成为合肥市唯一省级示范河湖。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新增中小微企业贷款40亿元,增长14.7%。严防金融风险,完成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年度计划等各项任务。

打造产业地标壮大实体经济提振“巢湖自信”

安徽居巢经开区新签约晨力电气等亿元以上项目17个;优泰新材料、蓝鹰智能等13个项目投产。中科智城被认定为省级小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半岛生态科学城建成治中路、相隐路等11条道路,110KV黄麓变和半岛供电、供水工程全面启动,韵达智慧物流产业园落地布局,欧菲光光学光电产业园落户开工,实现百亿工业项目零的突破。合巢产业新城新签约项目13个,总投资约120亿元,苏开电气、科霖智行等13个项目开工建设。

创新实施7个重点产业“链长制”,新开工宝钢金属大交通轻量化、云海三期、皖维新材料等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4个。实施亿元以上技改项目22个,完成技改投资22亿元,增长40%。深入推进“三重一创”,战新产业产值51.1亿元,成功创建槐林渔网省级特色小镇。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36.4亿元,增长65.4%。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省级验收。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镇1个、示范村6个。合肥市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67个,中垾小联圩村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7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0.3亿元,增长30%。皖维高新等3家企业入选合肥市百强高新技术企业,工布智造等4家企业入选合肥市2020年度高成长种子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16项,科技成果登记13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超6亿元。授权各项专利845件、发明专利68件。面向社会引进紧缺专业人才60人。

激发发展活力深化改革开放释放“巢湖红利”

去年,巢湖市实施“创优营商环境攻坚年”,企业开办网办率98%,新增市场主体8826户。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累计新增减税1.5亿元、降费2.33亿元。在合肥市率先施行食品经营许可(流通环节)告知承诺制。17支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组建运行。完成“三变”改革村(社区)145个、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社区)173个。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

2020年,商合杭高铁投入运营,巢湖始发至上海高铁班次正式开通。明巢高速、岳武高速巢湖段、G329庙岗至夏阁段开工建设,G329夏阁至含山界、G312柘皋至滁州段、方兴大道东延、S105快速化改造工程提速推进。创新产业链招商、委托招商、基金招商、平台招商等模式,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3个,到位资金158亿元。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5.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

新增增减挂钩及工矿废弃地指标3745亩,耕地占补平衡指标4106亩。入库“镁基新材料产业园”等8个非标专项债项目,争取专项债券额度58.1亿元,成功发行债券2.5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573.95亿元。

推动城乡融合优化环境刷新“巢湖颜值”

2020年,巢湖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形成初步成果。新建、续建城市大建设项目129个,完成投资36.7亿元,巢湖东外环等工程加速推进,亚父路大桥、巢湖大桥建成通车。开通巢湖至合肥滨湖、含山、庐江公交线路。新建121个智慧平安小区,完成83个老旧小区阳台洗衣机废水改造提升。活禽屠宰批发市场、7410家工厂农贸市场建成投用。有巢氏公园、亚父祠对外开放,文昌阁顺利封顶。

新建10个美丽乡村中心村,烔炀凤凰村入选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改造农村危房174户、厕所7132户,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考核连续七年合肥市第一。改造农村道路35.27公里、危桥33座。完成巢湖环湖防洪治理、裕溪河治理、中小河流建设任务。成功创建1个省级森林城镇和6个省级森林村庄。完成22家乡镇水厂清产核资,其中19家成功回购。

提升公共服务发展民生抒写“巢湖情怀”

在社会事业上,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新增合肥市特一类园1所、一类园3所,设立人民路小学湖光校区、世纪新都小学半汤校区,巢湖一中、柘皋小学等4个改扩建项目完工投用。高考一本达线率超全省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安医大附属巢湖医院内科楼顺利封顶,合肥八院、骨科医院门诊楼开工建设。2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组建成立,建成中医馆18个,县域内就诊率74.36%。博物馆、图书馆新馆即将开馆。

在社会保障上,实施27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17.14亿元。长江供水工程即将实质性开工。渔民退捕转产完成率100%。城镇新增就业2.22万人,登记失业率2.85%。基层社会救助工作获民政部认可。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实现全覆盖。

在社会治理上,化解上级交办“四重”信访积案78件,法治信访工作经验在合肥市推广。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建设纵深推进。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任务、“七五”普法任务。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居合肥市前列,获评“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领导小组”。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获评合肥市平安建设先进县(市)。

回顾篇——

步履铿锵交出“十三五”发展亮丽答卷

“十三五”是奋斗的五年,是辉煌的五年,注定在巢湖市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华章。

五年来综合实力保持快速提升之势

“十三五”以来,巢湖市地区生产总值达445亿元,年均增长8%,常住人口人均生产总值由33610元增加到60500元,增长1.8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年均增长5.4和17.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十二五”的1.7倍。进出口总额、利用外资分别比“十二五”增长99.5%、38.2%。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全国宜居生态示范城市等国字号名片。

五年来三次产业彰显强劲支撑之势

“十三五”以来,巢湖市三次产业结构由11.73∶52.66∶35.61演进为8.7∶37.7∶53.6。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3户,工业投资年均增长24.5%,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8%。镁基及光学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战新产业开篇布局。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万达广场建成营业,巢湖耳街、江南风情街等特色街区从无到有,中庙姥山岛创成国家4A级景区。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到27万亩。

五年来生态建设呈现绿色崛起之势

梯次推进环巢湖生态保护与修复一至六期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1.27亿元。系统推进蓝天、碧水、净土工程,PM2.5、PM10浓度逐年下降,空气质量优良率提升8.8个百分点;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双桥河实现常态化Ⅲ类水质;累计完成6.53平方公里矿山生态治理修复。新增造林绿化4.9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7.48%。乡镇污水处理厂实现全覆盖。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

五年来发展活力形成竞相迸发之势

统筹推进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一揽子改革,农村污水治理“巢湖模式”全国推广,商事制度、厕所革命、农村“三变”等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0.7%,发明专利授权量新增370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17家增至57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19%。积极创优营商环境吸引项目、集聚人才,累计招商引资905.5亿元,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120人。

五年来城乡统筹构筑战略拉动之势

成功迈入“双高铁”时代,半岛大道、栏滨路、烔长路、S316等交通动脉建成通车,完成农村公路畅通工程1860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拓展至48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36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2.5%。大建设完成投资136.8亿元,城区“三横三纵两环”道路框架形成,“五馆”等城市功能要件相继建成。新建汪桥集、昶方等105个美丽乡村,创成全国文明村镇3个,荣获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

五年来民计民生演绎和谐共进之势

财政支出83.37%用于民生,民生工程投入218.79亿元。新增城镇就业7213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237人,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5753元、16668元增加到38895元、23653元。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城乡低保应保尽保。社会公共事业协调发展,获得国家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国家防震减灾先进县、省食品安全示范县等荣誉。

展望篇——

积蓄强大发展势能育先机开新局

回望“十三五”,巢湖画卷浓墨重彩;展望“十四五”,巢湖篇章充满憧憬。如今的巢湖已积蓄了强大的发展势能,只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以昂扬奋进者姿态,激发创造性张力,必将能在新征程、新格局中育先机、开新局。

未来五年,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达700亿元,年均增长8.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4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12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速超全国平均水平;战新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约35%;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6∶51∶43。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约70%,城镇、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超5.8万元和3.5万元。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未来五年,巢湖将培育壮大战新产业,打造电子信息三百亿、新材料百亿和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2个五十亿产业集群,创建1个省级战新基地、1个合肥市级战新基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建成绿色食品百亿产业集群和渔网具、新型建材、钢构制造3个五十亿产业集群。支持建筑业做大做强,实现总产值达150亿元。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档升级生活性服务业,培育发展特色服务业,到2025年形成一批地方特色鲜明的优势服务产业。打造高端产业承载平台,推进半岛生态科学城融入合肥滨湖科学城一体共建,协同推进合巢产业新城建设,加快打造安徽居巢经开区亚父园区产城融合主阵地、夏阁园区镁基新材料产业基地。

创新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赛跑”,是巢湖最坚定的发展理念和最鲜明的城市气质。未来五年,巢湖将以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为引领,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发明专利授权450件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超5.6件。支持皖维等企业创建技术创新中心。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新增省级以上品牌50个。引进培育各类高层次人才100名,高层次人才团队5个。

“十三五”的蓝天绿水来之不易,未来五年,巢湖市将推进环巢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三至六期项目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质量优良率87%以上,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打造绿色生态空间,森林覆盖率达18.28%,城市绿地率达39.5%。严格实施巢湖“十年禁渔”,抓好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落实,努力让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成为常态,让老百姓享受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今后五年,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提升。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农村“三变”等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十四五”期间,坚持城镇化带动和产城协同发展战略,构建“一核、双城、三园、五板块”生产力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提升生态、商贸、居住等配套功能,完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养老等公共设施,强化常态长效的城市管理。推动乡镇特色化发展,打造一批产业突出的经济强镇、各具亮点的特色小镇,形成“一镇一特色”布局。推进通用机场、市域轨道交通、巢湖港等综合交通项目,长江供水、“一规四补”等水利工程项目。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巢湖市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模式,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建成巢湖中医院等项目,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机制,提升基层医疗公共服务水平。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提升文化公共服务水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居家社区机构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完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制度。落实全民健身战略。

今后五年,巢湖市将完善“网络+网格”基层治理模式,提高重大风险防范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推进文明执法和司法公正。构建立体化、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Copyright©2010-2020 www.chxc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共巢湖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皖ICP备07006050号-2

皖公网安备 34018102340269号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建议将电脑显示屏分辨率调为1024*768

投诉电话:0551-82310907 投诉E-mail:chsxcw@126.com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要闻
【合肥日报】打造优质优良 宜居宜业 生态高地 全面开启巢湖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时间:2021-01-20 10:37:28来源:点击:451


欧菲光光学光电产业基地项目鸟瞰图

美丽乡村汪桥集

巢湖湿地

商合杭高铁柘皋站

宝钢金属巢湖轻量化项目(一期)鸟瞰图


五年光阴,弹指一挥间。五年跨越,巨变谱华章。

特别是“十三五”收官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和疫情汛情的双重冲击,巢湖创新“六个一”机制,坚守“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底线,率先进入低风险地区,精准推动复工复产复学,交出了“两手硬、两战赢”的高分答卷。

成就篇——

2020逆风毅行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打赢“三大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展现“巢湖担当”

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在高质量发展的崭新赛道上,巢湖“高速换挡”,赢得时间先机。

不平凡的2020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围绕“四标一高地”要求,巢湖全力抓“六保”、促“六稳”,经济社会保持健康平稳发展态势。全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45亿元,增长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22亿元,增长0.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4亿元,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0亿元,增长2%。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获国务院通报激励,培育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河湖长制工作获省政府表彰。位列“安徽县域综合竞争力30强榜单”第4位、“2020中国综合投资热力百佳县市”第26位。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巢湖市精心组织“四季攻势”,开展“抗补促”专项行动,在疫情影响“四个清零”基础上,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问题动态清零。投入2.91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34个,完成“四带一自”5453户,兜底保障应保尽保,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户返贫致贫风险全面消除。拨付帮扶资金1500万元,创新完成县域结对帮扶任务。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高质量打好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风险攻坚战是不负人民期望的使命担当。去年,巢湖市实施环巢湖生态保护修复二至六期45个项目,完成投资6亿元。推进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建设,造林绿化7726亩、退化林修复5000亩、森林抚育2.7万亩,“三大湿地公园”建设稳步推进。总投资20.34亿元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开工建设。开展“三大一强”专项行动,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5天,PM2.5浓度降至33微克/立方米;城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4条国控水质断面稳定达标,双桥河成为合肥市唯一省级示范河湖。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新增中小微企业贷款40亿元,增长14.7%。严防金融风险,完成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年度计划等各项任务。

打造产业地标壮大实体经济提振“巢湖自信”

安徽居巢经开区新签约晨力电气等亿元以上项目17个;优泰新材料、蓝鹰智能等13个项目投产。中科智城被认定为省级小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半岛生态科学城建成治中路、相隐路等11条道路,110KV黄麓变和半岛供电、供水工程全面启动,韵达智慧物流产业园落地布局,欧菲光光学光电产业园落户开工,实现百亿工业项目零的突破。合巢产业新城新签约项目13个,总投资约120亿元,苏开电气、科霖智行等13个项目开工建设。

创新实施7个重点产业“链长制”,新开工宝钢金属大交通轻量化、云海三期、皖维新材料等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4个。实施亿元以上技改项目22个,完成技改投资22亿元,增长40%。深入推进“三重一创”,战新产业产值51.1亿元,成功创建槐林渔网省级特色小镇。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36.4亿元,增长65.4%。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省级验收。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镇1个、示范村6个。合肥市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67个,中垾小联圩村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7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0.3亿元,增长30%。皖维高新等3家企业入选合肥市百强高新技术企业,工布智造等4家企业入选合肥市2020年度高成长种子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16项,科技成果登记13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超6亿元。授权各项专利845件、发明专利68件。面向社会引进紧缺专业人才60人。

激发发展活力深化改革开放释放“巢湖红利”

去年,巢湖市实施“创优营商环境攻坚年”,企业开办网办率98%,新增市场主体8826户。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累计新增减税1.5亿元、降费2.33亿元。在合肥市率先施行食品经营许可(流通环节)告知承诺制。17支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组建运行。完成“三变”改革村(社区)145个、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社区)173个。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

2020年,商合杭高铁投入运营,巢湖始发至上海高铁班次正式开通。明巢高速、岳武高速巢湖段、G329庙岗至夏阁段开工建设,G329夏阁至含山界、G312柘皋至滁州段、方兴大道东延、S105快速化改造工程提速推进。创新产业链招商、委托招商、基金招商、平台招商等模式,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3个,到位资金158亿元。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5.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

新增增减挂钩及工矿废弃地指标3745亩,耕地占补平衡指标4106亩。入库“镁基新材料产业园”等8个非标专项债项目,争取专项债券额度58.1亿元,成功发行债券2.5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573.95亿元。

推动城乡融合优化环境刷新“巢湖颜值”

2020年,巢湖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形成初步成果。新建、续建城市大建设项目129个,完成投资36.7亿元,巢湖东外环等工程加速推进,亚父路大桥、巢湖大桥建成通车。开通巢湖至合肥滨湖、含山、庐江公交线路。新建121个智慧平安小区,完成83个老旧小区阳台洗衣机废水改造提升。活禽屠宰批发市场、7410家工厂农贸市场建成投用。有巢氏公园、亚父祠对外开放,文昌阁顺利封顶。

新建10个美丽乡村中心村,烔炀凤凰村入选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改造农村危房174户、厕所7132户,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考核连续七年合肥市第一。改造农村道路35.27公里、危桥33座。完成巢湖环湖防洪治理、裕溪河治理、中小河流建设任务。成功创建1个省级森林城镇和6个省级森林村庄。完成22家乡镇水厂清产核资,其中19家成功回购。

提升公共服务发展民生抒写“巢湖情怀”

在社会事业上,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新增合肥市特一类园1所、一类园3所,设立人民路小学湖光校区、世纪新都小学半汤校区,巢湖一中、柘皋小学等4个改扩建项目完工投用。高考一本达线率超全省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安医大附属巢湖医院内科楼顺利封顶,合肥八院、骨科医院门诊楼开工建设。2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组建成立,建成中医馆18个,县域内就诊率74.36%。博物馆、图书馆新馆即将开馆。

在社会保障上,实施27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17.14亿元。长江供水工程即将实质性开工。渔民退捕转产完成率100%。城镇新增就业2.22万人,登记失业率2.85%。基层社会救助工作获民政部认可。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实现全覆盖。

在社会治理上,化解上级交办“四重”信访积案78件,法治信访工作经验在合肥市推广。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建设纵深推进。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任务、“七五”普法任务。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居合肥市前列,获评“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领导小组”。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获评合肥市平安建设先进县(市)。

回顾篇——

步履铿锵交出“十三五”发展亮丽答卷

“十三五”是奋斗的五年,是辉煌的五年,注定在巢湖市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华章。

五年来综合实力保持快速提升之势

“十三五”以来,巢湖市地区生产总值达445亿元,年均增长8%,常住人口人均生产总值由33610元增加到60500元,增长1.8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年均增长5.4和17.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十二五”的1.7倍。进出口总额、利用外资分别比“十二五”增长99.5%、38.2%。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全国宜居生态示范城市等国字号名片。

五年来三次产业彰显强劲支撑之势

“十三五”以来,巢湖市三次产业结构由11.73∶52.66∶35.61演进为8.7∶37.7∶53.6。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3户,工业投资年均增长24.5%,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8%。镁基及光学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战新产业开篇布局。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万达广场建成营业,巢湖耳街、江南风情街等特色街区从无到有,中庙姥山岛创成国家4A级景区。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到27万亩。

五年来生态建设呈现绿色崛起之势

梯次推进环巢湖生态保护与修复一至六期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1.27亿元。系统推进蓝天、碧水、净土工程,PM2.5、PM10浓度逐年下降,空气质量优良率提升8.8个百分点;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双桥河实现常态化Ⅲ类水质;累计完成6.53平方公里矿山生态治理修复。新增造林绿化4.9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7.48%。乡镇污水处理厂实现全覆盖。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

五年来发展活力形成竞相迸发之势

统筹推进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一揽子改革,农村污水治理“巢湖模式”全国推广,商事制度、厕所革命、农村“三变”等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0.7%,发明专利授权量新增370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17家增至57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19%。积极创优营商环境吸引项目、集聚人才,累计招商引资905.5亿元,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120人。

五年来城乡统筹构筑战略拉动之势

成功迈入“双高铁”时代,半岛大道、栏滨路、烔长路、S316等交通动脉建成通车,完成农村公路畅通工程1860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拓展至48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36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2.5%。大建设完成投资136.8亿元,城区“三横三纵两环”道路框架形成,“五馆”等城市功能要件相继建成。新建汪桥集、昶方等105个美丽乡村,创成全国文明村镇3个,荣获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

五年来民计民生演绎和谐共进之势

财政支出83.37%用于民生,民生工程投入218.79亿元。新增城镇就业7213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237人,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5753元、16668元增加到38895元、23653元。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城乡低保应保尽保。社会公共事业协调发展,获得国家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国家防震减灾先进县、省食品安全示范县等荣誉。

展望篇——

积蓄强大发展势能育先机开新局

回望“十三五”,巢湖画卷浓墨重彩;展望“十四五”,巢湖篇章充满憧憬。如今的巢湖已积蓄了强大的发展势能,只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以昂扬奋进者姿态,激发创造性张力,必将能在新征程、新格局中育先机、开新局。

未来五年,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达700亿元,年均增长8.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4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12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速超全国平均水平;战新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约35%;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6∶51∶43。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约70%,城镇、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超5.8万元和3.5万元。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未来五年,巢湖将培育壮大战新产业,打造电子信息三百亿、新材料百亿和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2个五十亿产业集群,创建1个省级战新基地、1个合肥市级战新基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建成绿色食品百亿产业集群和渔网具、新型建材、钢构制造3个五十亿产业集群。支持建筑业做大做强,实现总产值达150亿元。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档升级生活性服务业,培育发展特色服务业,到2025年形成一批地方特色鲜明的优势服务产业。打造高端产业承载平台,推进半岛生态科学城融入合肥滨湖科学城一体共建,协同推进合巢产业新城建设,加快打造安徽居巢经开区亚父园区产城融合主阵地、夏阁园区镁基新材料产业基地。

创新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赛跑”,是巢湖最坚定的发展理念和最鲜明的城市气质。未来五年,巢湖将以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为引领,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发明专利授权450件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超5.6件。支持皖维等企业创建技术创新中心。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新增省级以上品牌50个。引进培育各类高层次人才100名,高层次人才团队5个。

“十三五”的蓝天绿水来之不易,未来五年,巢湖市将推进环巢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三至六期项目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质量优良率87%以上,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打造绿色生态空间,森林覆盖率达18.28%,城市绿地率达39.5%。严格实施巢湖“十年禁渔”,抓好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落实,努力让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成为常态,让老百姓享受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今后五年,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提升。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农村“三变”等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十四五”期间,坚持城镇化带动和产城协同发展战略,构建“一核、双城、三园、五板块”生产力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提升生态、商贸、居住等配套功能,完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养老等公共设施,强化常态长效的城市管理。推动乡镇特色化发展,打造一批产业突出的经济强镇、各具亮点的特色小镇,形成“一镇一特色”布局。推进通用机场、市域轨道交通、巢湖港等综合交通项目,长江供水、“一规四补”等水利工程项目。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巢湖市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模式,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建成巢湖中医院等项目,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机制,提升基层医疗公共服务水平。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提升文化公共服务水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居家社区机构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完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制度。落实全民健身战略。

今后五年,巢湖市将完善“网络+网格”基层治理模式,提高重大风险防范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推进文明执法和司法公正。构建立体化、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