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手写的感谢信简短而饱含情感,一封寄到邮箱的电子版的感谢信真挚而令人感动。这两封感谢信随着2020年春季“雨露计划”补助资金的成功发放而来,孩子们用最质朴的语言表达着最真诚的感谢之情。
“助学金、‘雨露计划’的给予是给我们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给予我们的是一种说不出的勇气,这种勇气不是用言语说出来的。同时也增加了我们的自信,减少了对生活费的忧愁。”这是一名高职二年级的贫困学生写下的话语。
他,是残疾家庭的孩子,母亲患有肢体残疾,早已丧失劳动力;2014年一家三口进入贫困户系统,成为一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孩子。身上便签在转变,但是他内心的懂事从未改变,未曾有过自卑,反而奋发图强。他的父亲一人撑起家庭,为了照顾母亲一直没有选择外出务工,家门口的临工一个接着一个,一提到这,他总是低下头,对自己没有考上一所好大学而心存内疚。2018年考上高职学校的他原本有着不再继续读书的想法,他说“爸妈为学费忧心着,我也为我的大学迷茫着,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却为我的未来而努力着。”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入户宣传教育资助和‘雨露计划’政策,帮助我递交申请书、学籍证明等相关资料,我和爸妈的心安了下来。现在的他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安稳地学习和生活,学着他最感兴趣的计算机专业。
他,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残疾家庭的孩子,原本应该作为家里顶梁柱的父亲患有重度残疾,母亲用自己的肩膀担负起一个家庭,社区帮助介绍母亲在附近的鹏辉物业工作,负责街道的公厕保洁。而他为了时常回家看望父母,选择了一所离家较近的学校。这封手写的感谢信送到社区干部手中后,他便离开,一个刚满20岁的孩子对于当面表达感谢是害羞的,所以提笔写下了6行简短的文字。
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最有利的措施,苏湾镇建立建档立卡学生包保制度,组织188名教师与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包保结对,持续开展“伴你成长”活动,精准掌握302名贫困学生就读和教育扶贫各项政策落实情况,用细心呵护贫困学生的成长,为贫困学生梦想的实现提供“加速”跑道。(苏湾镇 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