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栏杆集镇结合本镇实际,积极主动作为、全力谋划部署、凝聚各方力量、狠抓工作落实,“上下内外”多向发力,构建多方位、立体式疫情防控格局。
“上”建机制,统筹布控一张网。启动战时应急响应预案,成立栏杆集镇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领导小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双指挥长,下设综合协调、医疗救治、舆论引导、后勤保障、执法检查、督查指导6个专业工作组,实现一条战线一套人马,形成了横向联合、纵向贯通的联动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健全网格化责任体系,抽调200多名镇分村负责人、机关干部、村医、包片干部、村民小组长驻守一线,实现镇、村、组“三级网格”全覆盖、“五级包保”点对点。
“下”守关卡,找准群控关键点。坚持防疫重心下沉,注重村民自治,发动800多名党员、村民组长、志愿者以所在自然村为阵地,设立卡点136处,站岗放哨,细致盘问过往人员,以点控面,形成“区域式隔离、封闭式管理”格局。此外,2月18日起,开展“我的岗位我负责”卡点评比活动,对全镇所有自然村看家护院、站岗放哨情况进行检查,细化关卡设置标准、量化考核细则,奖励先进督促后进,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切实发挥卡点看家护院作用。
“内”限流动,扩大镇控覆盖面。遵循“外禁内管”原则,探索出“1234”工作法,加大集镇区域人员流动管控力度。一处一卡。在与集镇区域交界的4个主干道设立卡点,严禁外镇人员进入辖区,严格管控本镇居民进出时间。双证管理。实施“实名制+通行证”双重管理机制,制作“出入通行证”,每户每两天安排一人采购生活必需品,每次出行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为出入管理加把“安全锁”。截至2月17日,共发放“通行证”10000多张。三员联防。每个卡点由镇班子成员带队,配置机关干部、村医、辅警3类人员,实行24小时轮班制度,明确政策宣传、人员劝返、体温监测、信息登记等工作职责。四个标准。严格按照“一面旗帜、一处休息间、一条宣传横幅、一个硬质隔离物品”4个标准设置卡点,营造良好氛围的同时保障一线人员基本生活和管控效果。
“外”阻输入,延伸防控保护线。栏杆集镇位于三县交界,人员流动性大、情况复杂,疫情防控责任大、任务重。该镇将阵地前移、关口前置,打好防疫“主动仗”。坚持“领导干部带头上”,镇分村负责同志率队驻点4个对外卡点,挑选23名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机关干部组成“外防先锋队”,采用“一测二查三记四劝返”工作方法,逐车逐人测量体温、检查身份、登记信息,对市外人员立即劝返,筑牢防疫第一道防线。此外,积极动员与肥东、全椒交界处的沿线村民力量,组成10支“巡逻小分队”,在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的同时,深入街头巷尾,全天候不间断巡逻放哨,一旦发现外来人员、车辆及时上报,进一步延伸防线。(胡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