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动态
部门动态
就业创业促企业成长——巢湖市创优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时间:2020-01-15来源:点击:

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巢湖市人社局坚持“一次不用跑”和“最多跑一次”原则,继续规范优化服务流程,围绕“四送一服”、创优“四最”营商环境要求,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服务。

一是优化服务平台,为创业者放飞梦想。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创业个人和小微企业贷款的支持力度,降低创业担保贷款门槛,全力扶持“十类”人员创业就业,优化工作流程,提高了材料审核效率,加快放款速度,为更多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提供资金支持,今年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48笔3520万元,极大地鼓励了创业者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二是新建产业园和孵化基地,为企业创新创业、快速成长搭建“温室”。2019年巢湖市成功创建1个省级农民工创业示范园(柘皋镇农民工创业园),2个合肥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巢湖市大学生创业中心和巢湖市创客巢双创基地)。三是完善人力资源平台建设,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设立、变更、合并、注销等业务的便利程度,全部实现网上申请办理,贯彻“最多跑一次”、“一次不用跑”要求。主动对接申办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的企业,告知办理条件和办理流程,优化客商创业体验。建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数据库,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确保行业发展健康有活力。四是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为70余家企业提供人才对接服务,解决企业用人需求。五是切实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推荐14个社区为合肥市级充分就业社区,认定18个社区为巢湖市级充分就业社区,认定4个村为巢湖市级充分转移就业示范村。完成14家人力资源公司和10家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年度审验和公示工作。

二是开展招聘活动,为企业招才引智。2019年,巢湖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3199人,呈稳步上涨趋势。组织“周三招工”、“周六招才”及“N”主题招聘活动106场,共有380余家企业提供了9000多个岗位,达成就业意向2800余人,累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6000多份,并通过安徽省公共招聘网实时发布就业信息。探索开展特色夜间招聘活动3场,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更接地气的用工、招工平台。同时,多次组织富煌集团、皖维集团等重点企业奔赴肥东县专项招聘会、芜湖市安师大、安建工等高校进行招聘活动,达成初步就业意向90余人。积极落实省人社厅等六部门《关于实施三年六万青年见习计划的通知》文件要求,将16-24岁时失业青年纳入见习对象范围,积极为企业推荐人才,引导16-24岁失业青年和离校两年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享受就业见习政策,为企业服务,促进更多失业青年实现就业创业。抓住高校毕业生就业旺季的“金九银十”,组织辖区企业赴各高校招聘。同时,开发高校毕业生基层特定岗位149个、开发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岗位25个,继续落实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就业见习补贴、高校毕业生基层特岗补贴等就业补贴政策。

三是推进民生工程,助力企业人才培养。开展招聘活动,为企业招才引智。根据省市文件精神,常态化开展各类公益招聘活动,切实履行政府促进就业职责。2月16日、17日,巢湖市人社局分别在巢湖市西苑广场和巢湖市万达广场主办两场“春风行动”大型公益招聘会,由巢湖市亿信人力资源公司和巢湖市工友人力资源公司承办,共提供10000多个岗位,发放民生工程政策宣传材料1000余份。召开2019年度技工大省技能培训民生工程推进会,督促要求各校6月底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019年,共组织1601人参加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培训合格1577人,占全年目标任务1400人的 114.36%,培训合格率达98.5%。充分利用就业见习政策,为企业输入新鲜血液,添增新力量,助力企业蓬勃发展。新增44家就业见习基地,全市共有83家见习基地开展就业见习工作,开发就业见习岗位370个,发放就业见习基地补贴资金141.726万元。公益性岗位公开发130个,超额完成了今年的民生工程任务。

四是上门“护航”,促企业“展翅”。深入开展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护航行动”和技能提升“展翅行动”,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强化为民服务理念。对成批量办理技能提升补贴、稳岗补贴的企业,提供上门服务。由就业中心工作人员到企业现场为职工提供相关补贴政策的宣传、解答,现场审核申请材料等。2019年,开展“展翅行动”,为5216人次职工、20余家企业提供上门服务。开展“护航行动”,为132家企业,发放失业保险费返还474.69万元。为2家困难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865.36万元。

五是深化“放管服”,提高办事效益。2019年1月开始,正式取消《台港澳人员就业证》及一系列台港澳人员在内地就业许可,增强国民身份认同感;在办理失业保险待遇、人事代理人员人才综合服务等事项中,取消提供就业创业登记证等材料6项。部分业务在实现网络信息共享和部门内部系统查询、比对后,取消身份证件、户口簿、毕业证等材料25项。同时,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利用阳光就业信息网、安徽省公共招聘网、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开展网上业务办理、信息公示等工作。截止2019年底通过阳光就业网共受理39349笔业务。(夏天原)

Copyright©2010-2020 www.chxc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共巢湖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皖ICP备07006050号-2

皖公网安备 34018102340269号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建议将电脑显示屏分辨率调为1024*768

投诉电话:0551-82310907 投诉E-mail:chsxcw@126.com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动态
部门动态
就业创业促企业成长——巢湖市创优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时间:2020-01-15 16:34:08来源:点击:422

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巢湖市人社局坚持“一次不用跑”和“最多跑一次”原则,继续规范优化服务流程,围绕“四送一服”、创优“四最”营商环境要求,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服务。

一是优化服务平台,为创业者放飞梦想。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创业个人和小微企业贷款的支持力度,降低创业担保贷款门槛,全力扶持“十类”人员创业就业,优化工作流程,提高了材料审核效率,加快放款速度,为更多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提供资金支持,今年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48笔3520万元,极大地鼓励了创业者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二是新建产业园和孵化基地,为企业创新创业、快速成长搭建“温室”。2019年巢湖市成功创建1个省级农民工创业示范园(柘皋镇农民工创业园),2个合肥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巢湖市大学生创业中心和巢湖市创客巢双创基地)。三是完善人力资源平台建设,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设立、变更、合并、注销等业务的便利程度,全部实现网上申请办理,贯彻“最多跑一次”、“一次不用跑”要求。主动对接申办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的企业,告知办理条件和办理流程,优化客商创业体验。建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数据库,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确保行业发展健康有活力。四是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为70余家企业提供人才对接服务,解决企业用人需求。五是切实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推荐14个社区为合肥市级充分就业社区,认定18个社区为巢湖市级充分就业社区,认定4个村为巢湖市级充分转移就业示范村。完成14家人力资源公司和10家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年度审验和公示工作。

二是开展招聘活动,为企业招才引智。2019年,巢湖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3199人,呈稳步上涨趋势。组织“周三招工”、“周六招才”及“N”主题招聘活动106场,共有380余家企业提供了9000多个岗位,达成就业意向2800余人,累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6000多份,并通过安徽省公共招聘网实时发布就业信息。探索开展特色夜间招聘活动3场,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更接地气的用工、招工平台。同时,多次组织富煌集团、皖维集团等重点企业奔赴肥东县专项招聘会、芜湖市安师大、安建工等高校进行招聘活动,达成初步就业意向90余人。积极落实省人社厅等六部门《关于实施三年六万青年见习计划的通知》文件要求,将16-24岁时失业青年纳入见习对象范围,积极为企业推荐人才,引导16-24岁失业青年和离校两年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享受就业见习政策,为企业服务,促进更多失业青年实现就业创业。抓住高校毕业生就业旺季的“金九银十”,组织辖区企业赴各高校招聘。同时,开发高校毕业生基层特定岗位149个、开发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岗位25个,继续落实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就业见习补贴、高校毕业生基层特岗补贴等就业补贴政策。

三是推进民生工程,助力企业人才培养。开展招聘活动,为企业招才引智。根据省市文件精神,常态化开展各类公益招聘活动,切实履行政府促进就业职责。2月16日、17日,巢湖市人社局分别在巢湖市西苑广场和巢湖市万达广场主办两场“春风行动”大型公益招聘会,由巢湖市亿信人力资源公司和巢湖市工友人力资源公司承办,共提供10000多个岗位,发放民生工程政策宣传材料1000余份。召开2019年度技工大省技能培训民生工程推进会,督促要求各校6月底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019年,共组织1601人参加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培训合格1577人,占全年目标任务1400人的 114.36%,培训合格率达98.5%。充分利用就业见习政策,为企业输入新鲜血液,添增新力量,助力企业蓬勃发展。新增44家就业见习基地,全市共有83家见习基地开展就业见习工作,开发就业见习岗位370个,发放就业见习基地补贴资金141.726万元。公益性岗位公开发130个,超额完成了今年的民生工程任务。

四是上门“护航”,促企业“展翅”。深入开展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护航行动”和技能提升“展翅行动”,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强化为民服务理念。对成批量办理技能提升补贴、稳岗补贴的企业,提供上门服务。由就业中心工作人员到企业现场为职工提供相关补贴政策的宣传、解答,现场审核申请材料等。2019年,开展“展翅行动”,为5216人次职工、20余家企业提供上门服务。开展“护航行动”,为132家企业,发放失业保险费返还474.69万元。为2家困难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865.36万元。

五是深化“放管服”,提高办事效益。2019年1月开始,正式取消《台港澳人员就业证》及一系列台港澳人员在内地就业许可,增强国民身份认同感;在办理失业保险待遇、人事代理人员人才综合服务等事项中,取消提供就业创业登记证等材料6项。部分业务在实现网络信息共享和部门内部系统查询、比对后,取消身份证件、户口簿、毕业证等材料25项。同时,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利用阳光就业信息网、安徽省公共招聘网、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开展网上业务办理、信息公示等工作。截止2019年底通过阳光就业网共受理39349笔业务。(夏天原)